# 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
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 是在{{{市场}}}中完成一项经济交换(即交易)时,除了商品或服务本身的价格之外,所需要付出的所有成本的总和。这一概念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 (Ronald Coase) 在其1937年的开创性论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 中首次提出,是{{{新制度经济学}}}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和{{{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石。
与{{{新古典经济学}}}模型中常常假设的“无摩擦”市场不同,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本身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的存在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企业的组织形式以及经济制度的演变。
## 交易成本的构成 (Components of Transaction Costs)
交易成本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涵盖了从交易酝酿到完成的全过程。这些成本可以被视为交易的“事前成本” (Ex-ante Costs) 和“事后成本” (Ex-post Costs)。
一. 搜寻与信息成本 (Search and Information Costs)
这是在交易发生前为寻找潜在的交易伙伴、获取关于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可用性等信息而产生的成本。
* 搜寻成本:寻找合适的买家或卖家所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例如,一个消费者为了买一台二手车,需要花费时间在不同的在线平台和线下市场进行搜寻。 * 信息成本:评估交易对象和交易条款的成本。这包括了解产品的性能、验证卖方的信誉、比较不同报价的优劣等。由于{{{信息不对称}}} (Asymmetric Information) 的普遍存在,获取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往往代价高昂。
二. 谈判与决策成本 (Bargaining and Decision Costs)
当找到交易伙伴后,双方为了达成一致协议而产生的成本。
* 谈判成本:双方就价格、数量、质量标准、交付时间、支付方式等交易条款进行协商、讨价还价所花费的时间和资源。当交易涉及多方或复杂条款时,谈判成本会显著增加。 * 决策成本:起草、审查和签订{{{合同}}}的成本,包括聘请律师等专业人士的费用。这些合同旨在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纠纷。
三. 监督与执行成本 (Policing and Enforcement Costs)
这是在协议签订后,为了确保协议得到遵守以及在发生违约时强制执行协议而产生的成本。
* 监督成本 (Monitoring Costs):监督交易对方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义务的成本。例如,在雇佣关系中,雇主需要监督员工是否尽职工作,这就涉及到{{{委托-代理问题}}} (Principal-Agent Problem)。 * 执行成本 (Enforcement Costs):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为维护自身权益而付出的成本。这可能包括诉讼费用、仲裁费用以及追讨损失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一个社会的{{{产权}}}保护体系或法律执行机制效率低下,执行成本将会非常高。
## 交易成本的理论意义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ransaction Costs)
引入交易成本概念,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带来了重要的补充和挑战。
1. 解释{{{企业}}}的存在
科斯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如果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机制,为什么还需要企业这种科层式的组织存在?他的回答是:企业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产生的。当通过市场进行一系列交易(例如,寻找供应商、谈判合同、监督质量)的交易成本高于在企业内部通过行政命令来协调这些活动的管理成本时,企业就会出现并扩张。反之,当内部管理成本超过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就会倾向于将部分业务{{{外包}}} (Outsourcing)。因此,企业的边界是由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之间的权衡决定的。
2. {{{科斯定理}}} (Coase Theorem) 的前提
科斯定理指出,在交易成本为零且{{{产权}}}明确界定的情况下,无论初始产权如何分配,市场最终都能通过自愿协商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然而,科斯本人强调,这个定理的真正重要性在于其反面: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现实世界中,产权的初始界定至关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最终的资源配置效率。制度(如法律、法规)的设计目标之一,就应该是尽可能地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更有效的资源配置。
3. {{{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核心
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所有经济和社会制度(包括法律、国家、规范、文化等)的核心工具。这些制度被看作是为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合作与交换而演化或设计出来的。例如:
* 产权制度:明确的{{{产权}}}界定降低了关于资源使用的不确定性和纠纷,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 * 合同法: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规则和强制执行机制,降低了谈判和执行合同的成本。 * 货币:作为公认的{{{交换媒介}}},极大地降低了在{{{物物交换}}} (Barter) 经济中寻找“双重需求巧合”所需的高昂搜寻成本。 * 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和证券公司,通过汇集信息和资金,降低了储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和搜寻成本。
## 影响交易成本的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Transaction Costs)
经济学家[[奥利弗·威廉姆森]] (Oliver Williamson) 进一步发展了交易成本理论,并指出了影响交易成本高低的几个关键因素:
* {{{资产专用性}}} (Asset Specificity):指一项资产在特定交易之外的价值折损程度。资产专用性越高(即越“专用”),意味着一旦投入,该资产很难被用于其他目的或转售给其他用户。这会增加交易双方在交易达成后的锁定风险和被“敲竹杠”(hold-up) 的可能性,从而导致更高的谈判和执行成本。 * 不确定性 (Uncertainty):环境的复杂性和未来的不可预测性越高,就越难以起草一份能涵盖所有可能情况的“完全合同”,从而增加了监督和再谈判的成本。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机会主义行为}}}(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也是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 * 交易频率 (Frequency):交易发生的频率。对于频繁发生的常规交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或内部化(即由企业自己做)可能比每次都通过市场交易成本更低,因为这可以分摊初始的谈判和签约成本。
总之,交易成本是理解现实世界中经济活动组织方式的一把钥匙。它解释了为什么市场、企业和各种制度并存,以及它们各自在资源配置中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