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经 KNOWECON · 卓越的经济金融统计数学学习平台

马尔萨斯

# 马尔萨斯 (Thomas Robert Malthus)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1766-1834)是英国的牧师、学者,以及在{{{政治经济学}}}和{{{人口学}}} ({{{demography}}}) 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1798年首次出版并在此后多次修订的著作《人口原理》(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中。马尔萨斯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主要是食物)增长之间存在的根本性张力,这一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学}}}、社会政策乃至{{{演化生物学}}} ({{{evolutionary biology}}}) 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人口原理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马尔萨斯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之上,他称之为两个“公理”: 1. 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2. 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需的,且几乎会保持其现状。

基于这两个前提,马尔萨斯推导出了他最著名的论断:

* 人口增长的速度:在没有抑制的情况下,人口以{{{几何级数}}} ({{{geometric progression}}}) 的方式增长。例如:1, 2, 4, 8, 16, 32, $...$ (大约每25年翻一番)。 * 食物供给的增长速度: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土地生产的食物(生活资料)最多只能以{{{算术级数}}} ({{{arithmetic progression}}}) 的方式增长。例如:1, 2, 3, 4, 5, 6, $...$

这一增长率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一个严峻的后果:人口的增长潜力将永远大于地球为其提供生活资料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将不可避免地超过食物供给,从而导致危机。

### 马尔萨斯陷阱 (Malthusian Trap)

这个因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给而产生的困境,后来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Malthusian trap}}}) 或{{{马尔萨斯灾难}}} ({{{Malthusian catastrophe}}})。

{{{马尔萨斯陷阱}}}描述了这样一种状态:在农业社会中,任何由于技术进步(如新的耕作方法)带来的人均收入增加,最终都会被人口的增长所吞噬,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重新回落到仅能维持生存的水平。在这个陷阱中,一个社会的技术进步只能供养更多的人口,却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人类社会长期被困在这个“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生活水平”的循环中。

## 对人口的制约 (Checks on Population)

马尔萨斯认为, যেহেতু人口的力量显著优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力量,就必然存在着强大而持续的制约因素,以使两者保持平衡。他将这些制约因素分为两类:

1. 预防性制约 (Preventive Checks) 这是指通过降低{{{出生率}}}来主动控制人口增长的方式。马尔萨斯本人强烈提倡“道德抑制” (moral restraint),即人们通过推迟结婚年龄和在婚前保持独身来限制生育。他认为这是唯一符合道德和理性的预防性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他坚决反对他所认为的“恶习”(vice),如避孕、堕胎等其他节制生育的方法。

2. 积极性制约 (Positive Checks) 这是指通过提高{{{死亡率}}}来被动地削减人口数量的方式。当预防性制约不足以控制人口时,这些残酷的自然法则就会生效。积极性制约包括一切会缩短人类寿命的因素,例如{{{饥荒}}}{{{瘟疫}}} ({{{disease}}})、{{{战争}}}、以及由于极度{{{贫困}}}而产生的各种苦难。在马尔萨斯看来,如果人类不能通过理性(道德抑制)来控制自身的繁殖,大自然便会用这些残酷的方式强行淘汰“过剩”的人口。

## 经济学含义与社会影响

马尔萨斯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尤其是在工资和贫困问题上。

* 对工资理论的影响:马尔萨斯的思想是“工资铁律” ({{{Iron Law of Wages}}}) 的理论基础之一,该定律后来与{{{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和{{{斐迪南·拉萨尔}}} ({{{Ferdinand Lassalle}}}) 等思想家联系在一起。根据这一理论,工人的实际工资长远来看总是趋向于维持其生存所需的最低水平。如果工资上涨到生存水平之上,工人会生育更多的后代,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从而竞争加剧,工资被压低回生存水平。反之,如果工资低于生存水平,饥饿和疾病会导致人口减少,劳动力供给下降,工资则会回升。

* 对《济贫法》的批判:马尔萨斯是当时英国{{{《济贫法》}}} ({{{Poor Laws}}}) 的坚定反对者。他认为,向穷人提供社会救济是适得其反的。在他看来,这种救济只会让穷人不必担心养育后代的成本,从而鼓励他们生育更多孩子。这不仅不能解决贫困问题,反而会加剧人口对有限资源的压力,最终导致整个社会更加贫困。这一观点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

* 对达尔文演化论的启发:马尔萨斯的影响力超越了经济学。{{{查尔斯·达尔文}}} ({{{Charles Darwin}}) 和{{{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Alfred Russel Wallace}}) 都明确表示,阅读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是他们各自独立提出{{{自然选择}}} ({{{natural selection}}}) {{{演化论}}}的关键灵感来源。马尔萨斯描述的“生存斗争”(即人口增长与资源限制之间的斗争)启发他们认识到,在自然界中,所有物种的个体都在为有限的资源进行竞争,只有那些具有最适应环境特征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

## 批评与现代反思

尽管马尔萨斯的理论影响深远,但也受到了诸多批评,其核心预测并未在工业化国家成为现实。

* 低估技术进步:这是对马尔萨斯理论最主要的批评。马尔萨斯未能预见到始于他那个时代的{{{工业革命}}}以及后来的{{{绿色革命}}}等技术爆炸,将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和食物供给能力。事实证明,食物供给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算术级数,成功地养活了急剧增长的世界人口。

* 忽略人口转型:马尔萨斯也未能预见{{{人口转型模型}}} ({{{demographic transition model}}})。历史经验表明,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推进,其{{{出生率}}}会自发地显著下降。人们(特别是女性)受教育程度更高,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增加,家庭规模也随之缩小。这种转变并非出于马尔萨斯所倡导的“道德抑制”,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

* 新马尔萨斯主义 (Neo-Malthusianism):尽管马尔萨斯的原始预测被证伪,但他的核心思想——即有限资源与无限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当代以新的形式复活,被称为{{{新马尔萨斯主义}}}。当代关注的焦点从单一的食物供给,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环境问题,如{{{化石燃料}}}的{{{资源耗竭}}}、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地球的生态{{{承载能力}}} ({{{carrying capacity}}})。关于{{{人口过剩}}}对{{{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的讨论,正是马尔萨斯思想在现代的回响。

综上所述,托马斯·马尔萨斯是一位极具争议但又极其重要的思想家。虽然他对未来的具体预测是错误的,但他提出的关于人口、资源与人类福祉之间关系的基本问题,至今仍然是全球社会需要面对的核心挑战之一。他迫使人们正视“增长的极限”,这一议题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