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经 KNOWECON · 卓越的经济金融统计数学学习平台

古诺加总规则

# 古诺加总规则 (Cournot Aggregation Condition)

古诺加总规则 (Cournot Aggregation Condition),也称为古诺加总,是{{{消费者理论}}}中的一个基本结论,描述了在一个需求体系中,当某一个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有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所必须满足的一个约束关系。这个规则直接源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并构成了{{{实证需求分析}}}中检验模型设定是否与理论一致的重要基石。该规则以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Antoine Augustin Cournot]]的名字命名。

古诺加总规则指出,对于由{{{效用最大化}}}导出的任意需求体系,当商品 $j$ 的价格发生变动时,所有商品(包括商品 $j$ 自身)的需求量变动所导致的支出变动之和,必须等于商品 $j$ 原始消费量的负值。

## 理论核心与数学推导

古诺加总规则的推导过程非常直观,它完全建立在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之上。理解这一推导是掌握该规则本质的关键。

考虑一个典型的消费者选择问题。假设市场上有 $n$ 种商品,其价格向量为 $p = (p_1, p_2, $...$, p_n)$,消费者的收入为 $M$。消费者选择一个商品组合 $x = (x_1, x_2, $...$, x_n)$ 以最大化其效用,但其总支出不能超过其收入。其{{{预算约束}}}可以写为: $$ \sum_{i=1}^{n} p_i x_i = M $$ 在{{{效用最大化}}}的框架下,每种商品的需求量是所有价格和收入的函数,即{{{马歇尔需求函数}}} $x_i = x_i(p_1, p_2, $...$, p_n, M)$。我们将这些需求函数代入预算约束中,得到一个恒等式: $$ \sum_{i=1}^{n} p_i x_i(p_1, p_2, $...$, p_n, M) \equiv M $$ 这个恒等式意味着,无论价格和收入如何变化,消费者在最优选择下的总支出总是等于其收入。

现在,我们考察当其中一种商品(比如商品 $j$)的价格 $p_j$ 发生一个微小的变化时,这个恒等式会发生什么情况。为此,我们对该恒等式两边关于 $p_j$ 求{{{偏导数}}}。由于收入 $M$ 在此分析中被假定为常数,其对 $p_j$ 的导数为零。 $$ \frac{\partial}{\partial p_j} \left( \sum_{i=1}^{n} p_i x_i \right) = \frac{\partial M}{\partial p_j} = 0 $$ 我们对左边的求和项使用{{{链式法则}}}和{{{乘积法则}}}进行求导: $$ \sum_{i=1}^{n} \left( \frac{\partial p_i}{\partial p_j} x_i + p_i \frac{\partial x_i}{\partial p_j} \right) = 0 $$ 在这个求和式中,$\frac{\partial p_i}{\partial p_j}$ 项的取值如下: * 当 $i = j$ 时,$\frac{\partial p_j}{\partial p_j} = 1$。 * 当 $i \neq j$ 时,由于商品 $i$ 的价格 $p_i$ 不会因为商品 $j$ 的价格 $p_j$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frac{\partial p_i}{\partial p_j} = 0$。

因此,求和式中的第一部分 $\sum_{i=1}^{n} \frac{\partial p_i}{\partial p_j} x_i$ 只剩下当 $i=j$ 时的那一项,即 $1 \cdot x_j = x_j$。于是,整个方程可以简化为: $$ x_j + \sum_{i=1}^{n} p_i \frac{\partial x_i}{\partial p_j} = 0 $$ 将 $x_j$ 移到等式右边,我们便得到了古诺加总规则的标准形式: $$ \sum_{i=1}^{n} p_i \frac{\partial x_i}{\partial p_j} = -x_j $$ 这个等式精确地表达了古诺加总规则。左边的 $\frac{\partial x_i}{\partial p_j}$ 代表当商品 $j$ 的价格变化时,商品 $i$ 需求量的变化率(即{{{交叉价格效应}}},当 $i=j$ 时为{{{自身价格效应}}})。$p_i \frac{\partial x_i}{\partial p_j}$ 则代表这一需求量变化所引起的在商品 $i$ 上的支出变化。该规则表明,所有这些支出变化的加总,正好等于消费者需要减少购买的商品 $j$ 的数量(以价值 $-x_j$ 体现)。

## 弹性形式

在经济学分析中,我们更常使用{{{弹性}}}来衡量需求的相对变化。古诺加总规则也可以用价格弹性的形式来表示,这样更便于解释和实证应用。

我们从标准形式出发: $$ \sum_{i=1}^{n} p_i \frac{\partial x_i}{\partial p_j} = -x_j $$ 为了引入弹性的概念,我们对等式进行一些变换。首先,等式两边同时乘以 $\frac{p_j}{M}$: $$ \sum_{i=1}^{n} \frac{p_i p_j}{M} \frac{\partial x_i}{\partial p_j} = -\frac{p_j x_j}{M} $$ 接下来,我们对求和项内的表达式进行重组,以便凑出{{{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 $\epsilon_{ij} = \frac{\partial x_i}{\partial p_j} \frac{p_j}{x_i}$。 $$ \sum_{i=1}^{n} \left( \frac{p_i x_i}{M} \right) \left( \frac{\partial x_i}{\partial p_j} \frac{p_j}{x_i} \right) = -\frac{p_j x_j}{M} $$ 我们定义几个关键变量: * 预算份额 (Budget Share) $w_i$:消费者在商品 $i$ 上的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即 $w_i = \frac{p_i x_i}{M}$。 * 交叉价格弹性 (Cross-Price Elasticity) $\epsilon_{ij}$:商品 $j$ 的价格变化1%引起的商品 $i$ 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当 $i=j$ 时,$\epsilon_{jj}$ 是{{{自身价格弹性}}}。

将这些定义代入上式,我们得到古诺加总规则的弹性形式: $$ \sum_{i=1}^{n} w_i \epsilon_{ij} = -w_j $$ 这个形式的经济学含义是:对于任何给定的价格变动(以商品 $j$ 的价格变动为例),所有商品需求对该价格变动的弹性($\epsilon_{ij}$),以其各自的预算份额($w_i$)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其结果必然等于商品 $j$ 预算份额的负值($-w_j$)。

## 经济学含义与应用

古诺加总规则并非一个行为假设,而是从预算约束中必然得出的逻辑结果。它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模型一致性检验:在构建或估计一个需求系统模型时(如AIDS模型、Translog模型),古诺加总规则是必须满足的理论约束之一。如果一个估计出的需求系统违反了此规则,那么该模型就与消费者理性选择的理论基础不相容,说明模型设定或数据存在问题。

2. 揭示需求间的内在联系:该规则量化了当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对其他所有商品需求的连锁反应是如何通过预算约束联系在一起的。它表明,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变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需求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如果商品 $j$ 价格上涨,消费者为了维持预算平衡,其总支出必须重新分配。这种再分配体现在所有 $\frac{\partial x_i}{\partial p_j}$ 项上,古诺加总规则确保了这种再分配在账面上是平衡的。

3. 简化参数估计:在实证研究中,将古诺加总以及其他理论约束(如下文所述)施加到需求系统上,可以减少需要独立估计的参数数量,从而提高估计的效率和精确度。

## 与其他需求理论限制条件的关系

古诺加总规则是描述消费者行为必须满足的三个主要理论限制之一。其他两个是:

* {{{恩格尔加总规则 (Engel Aggregation)}}}:该规则通过对预算约束 về 收入 $M$ 求导得出。其弹性形式为 $\sum_{i=1}^{n} w_i \eta_i = 1$,其中 $\eta_i$ 是商品 $i$ 的{{{收入弹性}}}。它表明,所有商品的收入弹性以预算份额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结果必须等于1。这意味着,当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收入必须全部分配用于购买更多的商品。

* {{{齐次性 (Homogeneity)}}}:马歇尔需求函数是价格和收入的零阶齐次函数,即如果所有价格和收入都同比例变化,需求量不会改变(没有{{{货币幻觉}}})。通过{{{欧拉定理}}},这可以表示为弹性的形式:$\sum_{j=1}^{n} \epsilon_{ij} + \eta_i = 0$。该约束是针对单一商品 $i$ 的所有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总和。

这三个加总/齐次性条件,再加上基于{{{斯勒茨基方程 (Slutsky Equation)}}}的{{{对称性条件 (Symmetry Condition)}}},共同构成了现代需求系统分析的理论基础。它们确保了实证模型与{{{微观经济学}}}的内在逻辑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