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经 KNOWECON · 卓越的经济金融统计数学学习平台

商业银行

# 商业银行 (Commercial Bank)

商业银行 (Commercial Bank) 是一种主要通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转账结算等业务来获取利润的{{{金融机构}}}。它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扮演着连接资金供给方(储户)和资金需求方(借款人)的关键角色,即{{{金融中介}}} (Financial Intermediary)。

商业银行的业务与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政府机构进行大规模融资、并购等活动的{{{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 有所区别,尽管在许多国家,全能银行 (Universal Bank) 的模式使得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 核心业务与功能 (Core Business and Functions)

商业银行的功能可以被归纳为几个核心领域,这些功能共同构成了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作用。

#### 1. 吸收存款 (Accepting Deposits)

这是商业银行最基础的负债业务,即从个人、企业和政府机构处吸收闲置资金。存款是银行后续放贷和投资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存款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s)}}}:储户可以随时存取、用于签发支票或电子支付的存款,通常利息很低或没有利息。 * {{{定期存款 (Time Deposits)}}}:储户同意将资金存放一段固定的期限(如三个月、一年、五年),在此期间不能随意支取,作为回报,银行支付比活期存款更高的利息。 * {{{储蓄存款 (Savings Deposits)}}}:结合了活期和定期存款的某些特点,提供一定的流动性,并支付利息,但取款可能会有一定限制。

#### 2. 发放贷款与垫款 (Providing Loans and Advances)

这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也是其核心的利润来源。银行将吸收的存款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后,以贷款的形式借给需要资金的个人和企业,并收取利息。贷款种类繁多,包括:

* {{{个人贷款 (Personal Loans)}}}:如{{{消费贷款}}}、{{{住房抵押贷款}}} (Mortgage) 等。 * {{{企业贷款 (Business Loans)}}}:用于支持企业的日常运营资金(营运资本贷款)或长期投资(固定资产贷款)。 * {{{透支 (Overdraft)}}}:允许客户在其活期存款账户余额不足时,在一定额度内继续支取资金。 * 票据贴现 (Bill Discounting):企业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卖给银行,银行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企业,从而为企业提供短期融资。

#### 3. 支付与结算 (Payment and Settlement)

商业银行构建并维护了整个社会的{{{支付体系}}},使得经济交易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这项功能也被称为银行的“交易中介”功能。主要方式包括:

* 支票清算:通过{{{票据交换所 (Clearing House)}}}处理不同银行客户之间签发的{{{支票}}}。 * {{{电子资金转账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如网上银行转账、移动支付、自动柜员机 (ATM) 转账等。 * 信用卡与借记卡服务:发行银行卡,并处理相关的支付和结算流程。

#### 4. 中间业务 (Intermediary/Agency Services)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很少运用自己的资产,而是作为客户的代理人、受托人,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这些业务有助于银行实现收入多元化。常见的中间业务包括:

* 代理服务:如代收代付水电费、代发工资、代理证券买卖等。 * {{{信托 (Trust)}}} 业务:作为受托人,为客户管理和处置信托财产。 * {{{保管箱 (Safe Deposit Box)}}} 业务:为客户提供保管贵重物品的保险箱。 * {{{外汇 (Foreign Exchange)}}} 买卖:为客户提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服务。 * 签发{{{信用证 (Letter of Credit)}}}:在国际贸易中,为进口商提供信用担保。

## 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The Business Model of a Commercial Bank)

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基于其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其主要利润来源是存贷利差,即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

* {{{净息差 (Net Interest Margin, NIM)}}}:这是衡量银行核心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 \text{NIM} = \frac{\text{利息收入} - \text{利息支出}}{\text{平均生息资产总额}} $$ 银行通过“借短贷长”(吸收短期存款,发放长期贷款)和信用风险管理,力图最大化其净息差。

* 手续费与佣金收入 (Fees and Commission Income):随着金融市场竞争加剧和利率市场化,来自中间业务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也称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重要。

## 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Role in the Economic System)

商业银行不仅仅是独立的盈利性企业,它们在宏观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 1. 信用中介与资本配置 (Credit Intermediation and Capital Allocation)

银行将社会上零散的、短期的储蓄资金汇集起来,转化为大规模的、长期的投资资金,贷给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项目。这个过程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本配置效率}}},促进了投资和经济增长。

#### 2. 信用创造 (Credit Creation)

这是商业银行体系最独特的功能之一。与一般企业不同,单个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来创造新的存款,而整个银行体系则能将一笔初始存款放大为多倍的货币供应。这个过程被称为{{{货币乘数}}} (Money Multiplier) 效应。

假设{{{中央银行}}}向银行体系注入一笔初始存款 $D_0$,并且所有银行都遵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R$ (Required Reserve Ratio),同时将所有超额准备金都用于放贷。

* 第一家银行 A 收到存款 $D_0$,需保留 $D_0 \times R$ 作为准备金,可贷出 $D_0 \times (1-R)$。 * 这笔贷款支付给某人后,此人将其存入第二家银行 B。银行 B 收到新的存款 $D_1 = D_0 \times (1-R)$。 * 银行 B 保留 $D_1 \times R$ 作为准备金,可贷出 $D_1 \times (1-R) = D_0 \times (1-R)^2$。 * 这个过程持续下去,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总存款 $D_{total}$ 是一个等比数列之和: $$ D_{total} = D_0 + D_0(1-R) + D_0(1-R)^2 + \dots = \frac{D_0}{1-(1-R)} = \frac{D_0}{R} $$ 这里的 $1/R$ 就是理论上的货币乘数。例如,如果准备金率为10%(即$R=0.1$),100 USD 的初始存款理论上最多可以创造出 $100 / 0.1 = 1000$ USD 的总存款。

当然,在现实中,由于存在现金漏损(居民持有现金)和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实际的货币乘数会小于理论值。

#### 3. 货币政策传导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

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渠道。{{{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政策工具,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成本和放贷能力,从而调控整个经济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主要传导途径包括:

* {{{公开市场操作 (Open Market Operations)}}}: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直接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数量。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Required Reserve Ratio)}}}:调整准备金率直接影响货币乘数和银行的放贷能力。 * {{{再贴现率 (Discount Rate)}}} / 政策利率:改变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从而影响其贷款利率。

## 监管与风险管理 (Regul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由于商业银行在经济中的系统重要性,以及其高杠杆经营的特性,各国政府都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以维护金融稳定和保护存款人利益。

* 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借款人违约)、{{{流动性风险}}}(无法满足短期提款需求)、{{{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变动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产价值的影响)和{{{操作风险}}}。 * {{{系统性风险 (Systemic Risk)}}}:由于银行间紧密相连,一家大型银行的倒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崩溃。这就是“大到不能倒” (Too Big to Fail) 问题的根源。 * 核心监管措施: * {{{存款保险制度 (Deposit Insurance)}}}:为小额存款提供保障,以防止因恐慌引发的{{{银行挤兑 (Bank Runs)}}}。 * {{{资本充足率 (Capital Adequacy Ratio)}}}:要求银行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自有资本以抵御潜在的资产损失。国际上的标准主要由{{{巴塞尔协议 (Basel Accords)}}}制定。 * 流动性监管:如{{{流动性覆盖率 (Liquidity Coverage Ratio, LCR)}}},要求银行持有足够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以应对短期资金流出压力。 * 审慎监管:监管机构对银行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框架、内部控制等进行持续的监督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