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 (Bank)
银行 (Bank) 是一种{{{金融机构}}},其核心业务是经由许可,吸收公众{{{存款}}},并以此为基础发放{{{贷款}}}。作为{{{金融体系}}}的基石,银行在现代{{{经济}}}运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资金流动、{{{信用创造}}}和支付结算的核心枢纽。
银行的基本商业模式在于其作为{{{金融中介}}}的身份。它通过向储户(资金供给方)支付较低的{{{利率}}}来吸收存款(银行的负债),同时向借款人(资金需求方)收取较高的利率来发放贷款(银行的资产),从中赚取{{{利差}}}(Interest Rate Spread),这是其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 核心职能 (Core Functions)
银行的职能复杂多样,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核心类别:
### 一. 金融中介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这是银行最基本的功能。银行充当着资金盈余单位(如家庭、储蓄者)和资金短缺单位(如企业、投资者)之间的桥梁。
* 规模转换 (Size Transformation): 银行将大量小额的个人存款汇集起来,形成足以满足企业等大型借款人需求的大额贷款。 * 期限转换 (Maturity Transformation): 这是银行一项关键但高风险的职能。银行通常吸收期限较短的存款(如活期存款,储户可随时支取),但发放期限较长的贷款(如住房抵押贷款、长期商业贷款)。这种期限错配为经济提供了长期资本,但同时也使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 * 风险转换与管理 (Risk Trans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银行通过将资金贷给大量不同的借款人来分散{{{信贷风险}}}。此外,银行利用其专业能力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和贷后监控,从而有效处理由{{{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引发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
### 二. 信用创造 (Credit Creation)
在{{{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 (Fractional-Reserve Banking)下,银行不仅仅是资金的搬运工,更是货币的创造者。
该过程的原理如下: 1. {{{中央银行}}} (Central Bank) 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吸收的存款的一部分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 (Required Reserve)存放在中央银行,这部分资金不能用于放贷。这个比例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Required Reserve Ratio),记为 $R$。 2. 当一家银行(A银行)收到一笔新的存款(例如$1000)后,它必须保留一部分作为准备金(假设 $R = 10\%$,则保留$100),余下的部分($900)可以贷出去。 3. 借款人获得这笔贷款后,通常会将其用于支付,而收款方会将这笔钱存入另一家银行(B银行)。 4. B银行收到这笔$900的存款后,同样保留10%($90)作为准备金,然后将余下的$810贷出。 5.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每一轮新的贷款都会创造出新的存款。
这个由初始存款引发的多轮存贷款活动,最终会使整个银行体系的{{{货币供给量}}}(Money Supply)成倍增加。在最简化的模型下,这个扩张的倍数被称为{{{货币乘数}}} (Money Multiplier),其理论最大值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 \text{Money Multiplier} (m) = \frac{1}{R} $$ 这个模型揭示了银行体系在扩大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
### 三. 支付与结算服务 (Payment and Settlement Services)
银行提供了使经济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支付体系}}} (Payment System)。它允许个人和企业通过各种工具(如支票、借记卡、信用卡、电子资金转账)安全高效地转移资金。银行间的清算和结算系统确保了数以万亿计的日常交易能够最终完成,是现代商业社会高效运转的基础设施。
## 银行的分类 (Types of Banks)
根据其主要业务和法律地位,银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 中央银行 (Central Bank): 一个国家的顶级金融管理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其职能包括: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发行货币、管理{{{外汇储备}}}以及充当“最后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以防止{{{金融恐慌}}}。例如美国的{{{美联储}}} (Federal Reserve) 和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People's Bank of China)。
* 商业银行 (Commercial Bank): 最常见的银行类型,主要服务于公众和工商企业。其业务涵盖吸收存款、发放各类贷款(如个人消费贷款、商业贷款、{{{抵押贷款}}})以及提供支付结算等服务。
* 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 不吸收公众存款,主要为公司、政府以及高净值客户提供复杂的金融服务。其核心业务包括:{{{证券承销}}}(帮助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IPO) 或发行{{{债券}}})、{{{并购}}} (M&A) 咨询以及资产管理等。
* 其他类型: 还包括储蓄银行 (Savings Bank)、信用合作社 (Credit Union)、政策性银行 (Policy Bank) 等,它们通常有特定的服务对象或政策目标。
##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The Bank Balance Sheet)
银行的经营状况可以通过其{{{资产负债表}}}来分析,该表遵循会计恒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资产 (Assets): 银行运用资金的方式,是其收入的来源。 * 准备金 (Reserves): 存放在中央银行或自家金库的现金,用于满足储户提款和法定要求。 * 贷款 (Loans): 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也是其主要利润来源,但同时也是{{{信贷风险}}}的主要承担者。 * 证券 (Securities): 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或公司债券等金融工具,提供利息收入和流动性。 * 其他资产:如银行持有的房产、设备等。
* 负债 (Liabilities): 银行的资金来源。 * 存款 (Deposits): 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负债。 * 借款 (Borrowings): 从中央银行或其他银行的借款。
* 银行资本 (Bank Capital): 也称为所有者权益 (Equity Capital)。它是银行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值。银行资本是抵御资产损失(如贷款违约)的缓冲垫。如果资产价值的下降超过了资本的数额,银行就会陷入{{{破产}}} (Insolvency)。
## 银行监管 (Bank Regulation)
由于银行在经济中的系统重要性及其内在的脆弱性(如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各国政府都对其实施严格的监管,以保护储户利益和维护{{{金融稳定}}}。
* 存款保险制度 (Deposit Insurance): 政府支持的机构为个人存款提供一定额度的保险,旨在防止因恐慌引发的{{{银行挤兑}}} (Bank Run)。
* 资本充足率要求 (Capital Adequacy Requirements): 监管机构要求银行必须持有一定水平的资本相对于其风险加权资产。这是{{{巴塞尔协议}}} (Basel Accords) 的核心内容。{{{资本充足率}}} (Capital Adequacy Ratio, CAR) 的计算公式为: $$ \text{CAR} = \frac{\text{合格资本}}{\text{风险加权资产 (Risk-Weighted Assets, RWA)}} $$ 这种要求迫使银行股东投入更多自有资金来吸收潜在损失。
* 准备金要求 (Reserve Requirements): 如前所述,既是流动性管理的工具,也是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
* 审慎监管与压力测试 (Prudential Supervision and Stress Testing): 监管机构定期对银行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评估其风险管理能力、资产质量和合规情况,并通过{{{压力测试}}}模拟极端经济情景下银行的抗风险能力。